原標題:臺歷史教材用DNA否定臺灣人與大陸關系 臺學者痛批
海外網9月2日電臺灣新課綱在新學期投入使用,臺灣歷史學者日前召開記者會,質疑新歷史課本中存在大量違反史實的“去中國化”內容,未來10年會有400萬學子受影響,呼吁第一線歷史教師秉持良心,團結起來拒絕這種教科書。
據臺媒報道,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歷史學者30日召開記者會,列舉新課綱的歷史教科書有三大問題:第一,民族上“去中國”,用“南島語族”取代中華民族,甚至以血源DNA否定臺灣人與大陸的關系;第二,文化上“去中國中心論”,用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為主流的歷史事實,完全漠視兩岸地緣與歷史關系,試圖讓中華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力,等同于東洋、西洋及其他文化;第三,直接否定《開羅宣言》和《波茨坦宣言》,也就是否認中國政府在臺灣地區的合法治理基礎。
吳昆財批評教科書“把有爭議的寫成沒爭議的”,像是“南島語系”有三大來源的說法,課本卻只說其中一個;把沒有爭議的變成有爭議的,像《開羅宣言》學界都認為沒有爭議,但課本就認為有爭議。
臺中二中歷史教師伍少俠則表示,課綱強調多元,寫出來的課本“以多元之名、行教條之實”。他指出,高一新課本臺灣史有個命題是“現代國家型塑”,臺灣仍是地名,在臺灣史里談“現代國家型塑”,到底是什么目的?另外,課本中講“二二八被殺害的本土精英”,卻完全不提日本人對臺灣人的荼毒和傷害,這種反中媚日的課本只能當反面教材。
臺灣師范大學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也質疑,教科書以“清帝國”取代清朝概念,影射是和日本帝國一樣的外來政權,他呼吁第一線歷史教師秉持良心,團結起來拒絕這種教科書。
1日,臺灣“中時電子報”發表社論稱,民進黨公然將政治主張寫進2019新課綱中,歷史課本充滿“臺灣地位未定論”等民進黨的政治語言,也將一些存有重大爭議的政治主張描繪為無可置疑的定論。課綱還刻意將臺灣的歷史限縮為500年,并且將臺灣史和中國史切割開來,嚴重扭曲歷史,蔡當局為了塑造所謂的“天然獨”世代,堅持不問史實、罔顧是非、硬干到底。
臺媒斥民進黨將教科書當作政黨的文宣品,企圖毒化下一代,這是濫權到極點的惡劣作為。試想,1本教科書約有10年版權,1年有20萬學生使用,10年就是200萬,加上外溢效果,估計將有400萬人接受這種“去中國化”的歷史教育。這種做法根本是把教育當作洗腦工具。文章呼吁全民應該鳴鼓而攻之,在教育第一線承擔教學責任的老師更應抗拒,并且準備另類優質教材,切莫成為民進黨當局踐踏教育與學子的幫兇。(海外網 李連環)